文化甜旅:与县城婆罗门同游
日期:2025-07-17 18:13:06 / 人气:44

“县城婆罗门” 这个词火遍网络,但像我这样的县城吠舍、首陀罗、达利特青年,即便在县城生活多年,也鲜少见过传说中的县城婆罗门。网上乱扣帽子的现象让这个群体 “通货膨胀”,若想一睹真容,我有个窍门:挑学生上学、打工人上班的时间段,在县里报个价格偏高的旅游团,车里准能卧虎藏龙。这个时间能出游的,多是无需坐班或灵活就业者,而灵活就业者往往选择穷游,所以团里 “不用上班” 的婆罗门占绝大多数。
军训式旅游:精力旺盛的 “夕阳红”
这半个月的同游让我总结出县城婆罗门的几大特点。首当其冲是精力极其旺盛。此前我报的购物团有大量无效时间可供摸鱼休息,这次选了无购物的纯玩团,却悔不当初 —— 购物时间删减后,行程变成了军训式旅游。我这两天没更新就是在床上躺平回血,晚上和兄弟逛街时,连键政都只能选不动脑子的话题,复杂话题根本接不住。
但一车大爷大妈(准确说是爷爷奶奶辈)却生龙活虎,直到最后五天才显疲态。我中途就顿悟了余秋雨《文化苦旅》的 “苦”,生出打工人盼周末的 “怎么还不结束” 心态。看着他们,我仿佛看到国家的未来:老同志就像下午一两点的太阳,是一天最热的时候。这让我理解了国家延迟退休政策的高瞻远瞩,以及国考将 “老年人再就业” 作为申论题的现实意义 —— 老同志确实该发挥余热,团里就有不给自己找点事干就闲不住、主动要求返聘的人。
表演型旅游:表达欲与拍照执念
第二个特点是表达欲极其旺盛。导游让游客上台表演节目时,有人唱歌,有人诗朗诵,一位老同志竟直接开启 “领导讲话” 模式,从自身奋斗史讲到旅游团组织安全问题,全程 freestyle 还比我准备许久的脱口秀长。我那保守好学、善于倾听的宋濂式人设颇受大爷大妈欢迎,他们总爱和我聊天。这让我发现,键政就像喝酒、麻将,是贯穿各阶层的全民爱好,甚至动了布局 “键政养老”、陪聊赚外快的念头。
旅游对他们而言,拍照是首要目的,观景只是附带。我的旅游目的地对他们多是二刷 —— 第一次踩点选景,第二次专程拍照发朋友圈。而我本想趁工作前多看看世界,却在军训式行程中怀念起自由行的惬意:在广州和朋友漫无目的地晃悠,在南京玄武湖怒开一下午船,哪怕刚分手情绪低沉,节奏也比这趟 “甜旅” 自在。追求 “逛完” 像完成 KPI,发朋友圈像汇报工作,远不如随心体验来得舒服。
拐弯抹角的 “登竞”:比子女与学历
第三个特点是拐弯抹角的攀比,我称之为 “登竞”。即便到了 “是非成败转头空” 的年纪,内卷仍未停止,核心是比孩子,典型方式是狂夸儿媳妇以彰显儿子本事。学历是高频话题 —— 对他们而言钱已不是问题,文化符号更重要,从子女学历能一路吹到侄子学历。
但我们这教育落后地区,直系亲属学历上限是中南财经政法,总体上限是 “我有个同济的侄子”,远达不到知乎小红书人均 985 的水平。可最 “地狱” 的是,他们毕业早没赶上就业寒冬,就业质量不比现在的 top 大学生差。当他们聊到兴头问我在哪上学,我只能答 “在上海读研”“读法学硕士”,生怕扫了大家的兴。
归途感悟:县城青年的选择
除非打算布局键政养老,我真心不推荐县城普通青年回老家。“望族回原籍,家贫走四方” 纯属扯淡,现实是 “家贫走四方,望族润十六方”。去年县里仅 1000 个新生儿,同龄朋友凑不齐一个旅游团,路上也难见年轻人。无论婆罗门还是达利特,都在用脚投票选择离开。
若执意回来,组团旅游可能得听一路领导讲话;选寒暑假出游避开老同志,车上又全是老师和小孩,教师间的 “比孩子” 大赛比婆罗门更 “吉利”,连 “上海读研” 的说法都糊弄不过去。这趟文化甜旅让我明白,县城的热闹属于老同志,年轻人的远方终究在四方。
作者:天辰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理想 i8 砍掉中杯,就能热卖了吗...08-13
- 贵阳如何成为 “咖啡冠军之城”?08-13
- 财务造假近200亿,强制退市08-13
- GPT - 5发布,普通人必看的8件...08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