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nus资本困局:中美科技博弈下的投资审查与合规挑战
日期:2025-07-17 18:14:58 / 人气:6

中国AI初创公司Manus近期经历的资本动荡,折射出中美科技竞争加剧背景下美国对外投资审查的收紧。从团队裁员、总部迁移,到硅谷风投Benchmark的投资遭调查,Manus的案例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命运,更成为观察美国《对外投资安全计划》(OISP)执行逻辑与影响的窗口。
1. Manus的“至暗时刻”:裁员、总部迁移与资本困局
• 业务收缩与团队动荡:Manus近期对国内业务团队进行优化,仅保留40多名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总部,其余员工被裁。6月,其官网将全球总部变更为新加坡,标志着业务重心转移。
• 产品发布与初期热度:2025年3月初,Manus以邀请制发布AI代理产品,演示中展示其能执行复杂任务(如研究、构建应用程序和网站),被科技界誉为“第二个DeepSeek时刻”。然而,热度未持续太久,便因美国监管压力陷入困境。
2. OISP:美国对华科技投资的“高压线”
• 法规核心内容:OISP禁止美国“个人”及与中国有特定关联的实体参与涉及半导体、量子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敏感技术的“涵盖交易”和“涵盖活动”。违反者将面临交易价值两倍的民事罚款,故意违规最高可判20年监禁,财政部还可宣布交易无效或强制撤资。
• 监管特点:与CFIUS不同,OISP未建立预先审批机制,而是将合规负担转嫁给美国投资者,要求其基于“知道或应知”标准自行判断交易是否违规。这种“自我审查”模式使投资者面临更高法律风险。
• 执法趋严趋势:特朗普政府虽未修改OISP,但通过行政命令强化条款,可能扩大涵盖领域至生物技术、高超音速技术等。财政部主动执法,向涉嫌违规投资者发调查函,要求提供交易细节,制度边界不断扩展。
3. Manus案例:Benchmark投资的合规争议与同行批评
• 投资背景与合规尝试:2025年5月,硅谷风投Benchmark向Manus投资7500万美元。为规避OISP禁令,Benchmark咨询多家律所,提出两类理由:一是Manus仅微调现有AI模型,未提升中国AI能力;二是其母公司“蝴蝶效应”注册于开曼群岛,数据存储在西方云服务器,不算中国公司。
• 争议焦点与质疑:然而,这些解释难获定论。财政部执行力度未经检验,Manus技术本质存疑(联合创始人称AI智能体有“新兴能力”),且总部位于新加坡是否算“非中国公司”存争议(美国曾将TikTok、Shein视为中国公司)。共和党参议员批评该交易助益中国,硅谷同行也强烈反对,认为投资中国AI竞赛等同于支持竞争对手。
4. 合规路径探索:合资架构能否规避审查?
• 红杉资本的分离策略:红杉资本选择与中国分公司分离,以降低审查风险。
• 合资企业合规要点:根据A&O Sherman律所研究,OISP不限制美国实体与中国的合资企业,只要满足特定治理和所有权结构要求。具体包括:合资企业任何一方持有投票权、董事会表决权或普通股不足50%,治理或运营权有限;管理总部和注册地位于美国或中立第三国。即使活动属于OISP涵盖范围,此类合资企业仍可能不受约束。但律师提醒需认真考量合作关系,确保合规。
5. 中美科技竞争下的投资审查趋势
Manus的案例凸显了中美科技竞争下美国投资审查的强化。美国监管机构对Manus活动的解读可能为未来对外投资审查树立先例,进一步加剧中美科技领域的紧张关系。企业需在技术创新与国家安全之间寻找平衡,通过合理架构设计降低合规风险。
结语
Manus的资本困局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挑战,更是中美科技博弈的缩影。OISP的执行趋严反映了美国保护敏感技术的决心,也警示企业在跨境投资中需高度重视合规问题。未来,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执行力度加强,企业需更加谨慎地规划投资策略,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。
(完)
作者:天辰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Manus资本困局:中美科技博弈下...07-17
- “粉丝见面”女生被开除事件:多...07-17
- 给孩子取名,不同城市的差异藏着...07-17
- H20 解禁,英伟达地位动摇?07-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