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低估的粤西小城:荔枝与海鲜的双重盛宴
日期:2025-08-04 16:15:41 / 人气:22
在粤西大地,有一座被低估的小城,它因荔枝闻名,又因海鲜惊艳,这就是由茂名市代管的高州。从唐代贡荔的源头到如今的 “中国荔乡”,从鉴江边的四季果园到南海之滨的鲜美渔场,高州及整个茂名地区,用舌尖上的美味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风物诗。

一、荔香满溢:从贡品到餐桌的千年滋味
高州的夏天,是被荔枝唤醒的。作为唐代贡荔的源头之一,这里的荔枝不仅是时令甜品,更是融入饮食文化的灵魂食材。《长安的荔枝》中描绘的 “一骑红尘妃子笑” 的盛况,如今已演变成茂名人平价的夏日欢愉。但高州的荔枝,早已超越了直接食用的范畴,以各种姿态活跃在餐桌上。
荔枝木烧鹅是高州的独创。师傅们选用老荔枝树修剪的枝干作为燃料,果木燃烧时散发的淡淡甜香,渗透进鹅肉的每一寸肌理。烤制出的鹅皮金黄酥脆,肉质鲜嫩多汁,入口时那若隐若现的果木烟熏味,是其他烧腊难以比拟的独特风味。此外,荔枝蜜的清甜、荔枝酒的醇厚,让这颗小小的果实有了更丰富的表达。
更令人称奇的是荔枝菌,这种在荔枝采收后的雨季、生长于荔枝树下白蚁窝附近的菌类,因仅在五月绽放月余,故得名 “五月菇”。它口感脆嫩如笋,鲜味浓郁,无法人工培育,采摘期极短,价格有时堪比松茸。高州人常用它炖汤或清炒,只需少许盐调味,便能凸显其本真鲜味,成为大自然对这座小城的专属馈赠。
高州能成为 “四季果园”,离不开高州水库的滋养。历史上这里水灾频发,直到 1958 年水库建成,鉴江才从吞噬作物的猛兽变成滋养水果的甘泉。除了荔枝,高州的龙眼同样声名远扬,储良龙眼和石硖龙眼在西汉时期就已作为贡品,如今远销东南亚,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苏东坡曾赞龙眼 “蛮荒非汝辱,幸免妃子污”,庆幸其未像荔枝那样因成为贡品而劳民伤财。此外,香蕉、菠萝蜜、火龙果、芒果等佳果在不同时令轮番登场,连北方人陌生的黄皮,也被做成了网红 “黄皮柠檬茶”,让这座小城的水果江湖热闹非凡。
二、海鲜盛宴:南海之滨的鲜味密码
从高州驱车前往茂名海边,中国第一滩那 12 公里长的银白绸带铺展在南海之滨,浪缓沙细,是赶海人的乐园,更是优质海鲜的天然宝库。临海的电白区居民深谙 “靠海吃海” 的智慧,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—— 白焯、清蒸、水煮,将南海的馈赠化作原汁原味的鲜美,让电白赢得 “中国海鲜美食之乡” 的美誉。
金鲳鱼肉嫩滑如凝脂,清蒸时仅用一勺豉油提鲜,便能凸显其细腻口感;九节虾用山泉水白焯,蘸上豉油,那天然的鲜甜便在舌尖绽放,没有浓油赤酱的干扰,让人专注于肉质的弹嫩。作为粤菜四大流派之一的高凉菜,以茂名为地理中心,既承袭广府菜的清雅,又融合客家菜的醇厚与潮汕菜的精细,将 “鲜” 字诠释到极致。
高凉菜还注重药膳搭配,水东鸭粥便是典型代表。选用本地麻鸭,搭配北芪、党参等药材熬汤底,再用珍珠米熬煮成胶质稠粥,米粒吸饱了鸭油香,配一碟蒜蓉芥菜,成为夜宵摊的顶流。化州牛杂则摒弃浓汤重料,以清汤为底,佐以少量药材提味,让牛杂的本真鲜香自然舒展。脆韧的牛肚、爽脆的牛百叶、肥糯的大肠在清汤中翻滚,三块钱一串,10 元左右一碗,蘸上特制辣酱或酸甜汁,再嗦一口冰镇黄皮水,在路边小摊就能吃得酣畅淋漓。
除此之外,信宜鲜凉粉碧绿透亮,带着草木清香,淋上姜汁红糖浆,冰凉滑爽;高州猪脚醋用本地黑醋慢炖,酸香开胃又滋补;手工制作的薯包籺外皮 Q 弹,内馅咸甜皆宜,都是让人回味无穷的市井美味。在茂名的街头,白发老者与年轻白领同坐一桌,就着一碗牛杂谈天说地,这种不分阶层的美食共享,是这座城市最诱人的底色。
三、千年流转:不变的风物与滋味
从唐代的驿马送荔到如今的高速物流,运输美味的速度在变,但这片土地孕育的滋味从未改变。高州及茂名地区,既有顶级水果的鲜甜,又有市井小吃的烟火气,它或许不如大城市那般耀眼,却用实实在在的美味,打动着每一个到访者的味蕾。
这座被低估的粤西小城,用荔枝的甜、海鲜的鲜、药膳的香,编织出一幅生动的美食画卷,等待着人们去发现、去品味。在这里,每一口滋味都是对生活的热爱,每一种食材都是大自然的馈赠,让人流连忘返,念念不忘。
作者:天辰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理想 i8 砍掉中杯,就能热卖了吗...08-13
- 贵阳如何成为 “咖啡冠军之城”?08-13
- 财务造假近200亿,强制退市08-13
- GPT - 5发布,普通人必看的8件...08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