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剧行业洗牌:从野蛮生长到"一超多强"的生存战

日期:2025-04-22 17:27:32 / 人气:28


短短6年,短剧行业已从新兴赛道演变为千亿级市场,而2025年的竞争格局正经历深刻重构——字节系红果短剧以1.66亿月活、单月5亿分账的绝对优势领跑,快手、爱优腾等早期玩家被迫调整战略。这场洗牌背后,是商业模式、内容形态和平台生态的三重革命。

一、行业格局剧变:红果的"断层式"崛起
1. 用户规模:红果1.66亿月活碾压对手
红果短剧:月活1.66亿(QuestMobile数据),相当于B站体量,远超第二名河马剧场(3766万)。
快手短剧:从行业先驱滑落至第二梯队,虽广告规模居行业第二,但爆款产出和用户增长乏力。
2. 爆款迭代:从"破亿"到"10亿+"的流量跃迁
早期标杆:快手《长公主在上》(2022年,4.4亿播放)曾是行业天花板。
当前标准:红果《好一个乖乖女》10天破10亿播放,总播放量超20亿,刷新行业认知。
3. 产能碾压:红果月更千部,合作600家机构
红果每月上新1000+部短剧,累计上线1.5万部,而快手2023年全年仅上线近千部。
二、商业模式进化:从付费解锁到免费分账
短剧行业已历经四个发展阶段:

1.0时代(2020-2022):付费解锁模式,以《无双》为代表,单部充值破亿。
2.0时代(2023):多平台分发,付费与免费并行。
3.0时代(2024):免费分账成主流,广告和会员收入占比提升。
4.0时代(2025):平台生态战,红果、爱优腾争夺独家内容与用户时长。
关键转折:免费模式倒逼内容精品化。用户选择门槛降低后,对剧情、制作的要求反而更高,头部公司制作成本已从单部50万增至200万+。

三、玩家生存现状:有人掉队,有人转型
1. 快手:先发优势尽失,转向品牌定制剧
曾首创"星芒计划"分账政策,但未能适应免费浪潮,现主要承接品牌广告定制剧,日投流规模约2000万(仅为番茄的1/3)。
2. 抖音:为红果"让路",退居宣发阵地
抖音短剧逐渐沦为红果的"引流工具",爆款剧多在抖音宣发后跳转红果观看。
3. 长视频平台:爱优腾的"殊死一搏"
爱奇艺:重组短剧团队,采用行业主流运营模式,单集时长从15分钟压缩至3-5分钟。
腾讯视频:借微信流量入口试水短剧会员包月模式。
优酷:联合阿里生态推出"边看边买"电商短剧。
4. 新势力:拼多多、百度、京东的跨界奇袭
多多视频:依托拼多多下沉市场用户,以"砍一刀看剧"模式快速起量。
百度短剧:通过搜索流量精准分发,主打悬疑、逆袭类内容。
四、未来胜负手:四大核心竞争维度
1. 内容工业化能力
红果已建立"剧本库-拍摄基地-数据选角"的全链条体系,单部剧制作周期压缩至7天。
2. 平台生态协同
字节的"红果+抖音+番茄小说"三角流量闭环,远超单一平台竞争力。
3. 变现模式创新
会员分层:红果测试"季度会员"和"单剧点播",复制长视频盈利路径。
互动剧:拼多多试水"选择剧情走向解锁优惠券"的电商化短剧。
4. 出海第二战场
快手短剧在东南亚通过本土化改编(如越南版《赘婿》)打开市场,红果则瞄准欧美华人群体。
五、终局预测:只剩4-5家头部玩家
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短剧行业将复制长视频"爱优腾"的竞争结局:

第一梯队:红果(字节)、番茄(字节生态)
第二梯队:爱奇艺、腾讯视频、拼多多(多多视频)
边缘化玩家:快手、B站、京东等缺乏流量或内容基因的平台
残酷现实:当红果的月活逼近优酷(1.84亿),短剧已不再是"小而美"的赛道,而是巨头的存量厮杀。未来能存活的平台,要么像红果一样拥有流量和资本优势,要么如拼多多般找到差异化切口。对于大多数中小玩家,要么成为巨头的供应商,要么黯然离场。

这场洗牌的本质,是内容行业从"野蛮掘金"到"精耕细作"的必然升级。最终胜出的,将是那些既能持续产出爆款内容,又能构建商业闭环的"全能型选手"。

作者:天辰娱乐




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天辰娱乐 版权所有